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發布會,介紹《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并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從2015年的18.5%下降到了2022年的15.2%,降幅達到17.8%。這次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多個部門制定《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目的就是為了貫徹落實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錨定健康中國行動到2030年的任務目標,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工作要求,明確工作路徑,切實保障防治行動落地生效,到2030年能夠真正達到規定的目標要求。
郭燕紅表示,兩個實施方案有四個特點:一是強調政府主導、部門協作。進一步強化政府、部門、社會、個人四方責任,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為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支持和保障,從源頭入手,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二是注重關口前移,聚焦健康的全過程,實現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兩個方案都堅持預防為主,加強慢性病的風險因素控制,完善從慢性病的預防、高危人群篩查到早期診斷、規范治療以及康復服務一體化的全流程管理。三是突出醫防融合,創新防治結合的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以及社區基層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的作用,完善慢性病防治協作網,創新心腦血管疾病同防同治的路徑,加強癌癥的防治綜合干預,不斷提升防治的服務能力和質量。四是強化科技引領和技術支撐。大力推進慢性病防治的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等攻關研究,力爭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原創性突破。
郭燕紅說,這兩個方案都進一步明確了到2030年的目標任務,即到2030年30歲以上的居民高血壓的知曉率不低于65%,高血壓患者的規范管理率不低于70%,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到十萬分之190.7以下,在癌癥領域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要達到46.6%以上。所以,針對這些目標,實施方案當中都明確了具體的工作任務,這些措施和工作目標的落實,都將會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防治起到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
“下一步,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推進慢性病防治的關口前移和全流程管理,多措并舉,加強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綜合防治,切實提升效果,為共建共享健康中國奠定堅實的基礎。”郭燕紅說。
來源:全球醫療器械網